(一带一路,引领产业发展新机遇,A股机会几何)
投资建议:在双环流的背景下,建议关注三个链条:1)代表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出口链条、2)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升级链条、3)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建链条。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环流: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存在产业链优势互补。中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比较优势,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资源品方面有比较优势。2016年开始,面对逆全球化浪潮,中国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的金额占比不断攀升。贸易对手的变化使中国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中国进口的资源品持续增加,出口的技术密集品也逐渐增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的进出口结构有望持续改善。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资源品有望越来越多,带动沿线国家经济改善。随着这些国家经济改善,有望从中国进口更多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增加这些企业的利润。这些企业利润增加后,有望加大资本开支,进行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并进一步增加对沿线国家的资源品进口,从而打造一个越转越大的“资源品--技术品--产业升级”的产业环流。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资金环流: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经济和需求超预期下行
政经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一带一路”&“中国式现代化”助力取得先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双环流”正在构建。
未来,我国有望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打造产业环流以及资金环流。产业上形成“资源品--技术品--产业升级”的循环,资金上形成“原材料--商品--资本市场”的循环。在大变局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及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突破。
(张夏为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以“去美元化”为代表的国际货币体系变动渐有提速之势。大变局对我国而言风险与机遇并存。机遇上,由于我国早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议推行十周年以来,硕果累累,叠加近年来政策端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不断推动,我国外交“再出发”带来的种种利好,使我国在大变局下取得先机。
由于中国主要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进口原油、矿产、农产品等资源品,随着“去美元化”的推进,这些资源品的进口或逐渐使用人民币结算。又由于这些大量出口资源品的国家,大部分对中国是贸易顺差,人民币将不可避免的净流入这些国家。中国可一方面如前文所述,打造产业环流,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并不断进行产业升级使人民币通过出口回流,另一方面,可通过A股市场或加快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为这些人民币提供回流渠道,最终形成“原材料--商品--资本市场”的资金环流。
未来我国有望依托“一带一路”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打造产业环流以及资金环流。产业上形成“资源品--技术品--产业升级”的循环,资金上形成“原材料--商品--资本市场”的循环。A股相关领域上市公司迎来新发展机会。
价值投资不必依靠天才,只需依靠正确“思维模式 情绪控制”
大财经2023-05-27 10:20:5400004月V榜:重要数据出炉,二季度的经济应有怎样的期待?
4月,全球经济逐步趋于稳定,二季度的展望成了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重点。4月,全球经济逐步趋于稳定,市场也逐步开始对二季度展开了规划和预期。我国CPI、PPI等数据出炉后,二季度的展望成了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在综合了读者热度、内容专业度、视角独特度、解读深度、投资者关注度等多个维度后,我们评选出4月一财号V榜单的优质文章,一起来看看是否有你关注的热点话题。(点击文章标题或大V姓名可阅读全文)大财经2023-05-27 09:54:370000如何快速理解所有者权益?
前言对于会计小白而言,有些概念太抽象不易理解。比如本文所讲的「所有者权益」。这家伙乍一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不过大家不必担心。接下来,笔者将通过自己所学知识,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和有趣的故事带大家快速理解所有者权益的基本内容。闲话不多说,我们一起来往下看吧。什么是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里的“所有者”其实指的就是公司的股东。所以我嫩又可以叫它「股东权益」。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会计等式:大财经2023-05-27 09:23:050001为何巴菲特认为,被动投资是大多数人的最佳选择?
要使主动投资者有利可图,似乎需要假设过度自信的愚蠢主动资金与聪明的套利者进行亏损交易。如果市场上存在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即傻钱),他们会因为与聪明的投资者(即套利者)进行交易而被利用,所以将持续输钱。巴菲特偶尔也会表达一些看似矛盾的观点。论及市场有效性,他曾言:“若市场总是有效,我将沦为街头乞丐。”大财经2023-05-27 09:28:470002负利率!贷款难道还能挣钱吗?为什么会出现负利率?
2009年8月,瑞典中央银行对银行存款首次突破"零利率"下限,实施名义负利率,被认为"从此进入了一片未知领域";2014年,丹麦与瑞士央行先后跟进实施负利率;2016年日本央行推出负利率政策,基准利率一直维持在-0.1%;2019年9月,欧洲央行调降存款机制利率10个基点至-0.50%。负利率已经成为现实,推出负利率的国家也不断增加。大财经2023-05-27 10:54: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