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众山小的上一句(一一览众山小的下一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那么,这首《登鹳雀楼》到底好在哪里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聊一聊。
根据唐朝野史《翰林盛事》的记载,这一首五绝,至少在武则天时期,已经为唐王朝上层所接受(关于作者的争议,在这里不讨论)。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与此同时,《登鹳雀楼》也是《唐诗三百首》里36首五绝当中,唯一的一首,两两对仗的诗歌。这一点,是非常罕见的。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了解到这一点以后,你就能体会到,诗人所描绘之景象的雄大与厚重。根据这首诗第一联的描述,王之涣写景之时,已经登上了高处。
《全唐诗》中收录了至少6首同名的诗歌,除了署名王之涣的这一首外。还有一首署名畅当的诗,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而畅当在景物描写方面的想象力,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提炼方面,则完全败给了王之涣。清代诗评家谈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说:它有一个好处,就是写出了“画面之外的东西”。
而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主要想强调的不是“看得更远”,而是要撇开或者越过眼前的障碍物,看向远方。
杜甫也套用了它的模板,但是杜甫当时只有24岁,并没有什么讲道理的欲望。所以他追求的是“一览众山小”,完全碾压同辈的快感。
杜甫在这一首五律当中,前面四句是对泰山风景的具体描写,比较接近王之涣作品的是最后四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唐·杜甫
苏轼横着去看山,侧着去看山;从远处去看山,到近处去看山。最后甚至整个人,跳出山外去看山了。
因此,它在“叙事形式上”美得几乎无可挑剔。同时,它带有励志成分和哲学内涵。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后两句,根据学者马茂元的说法:杜甫当时并没有登上泰山最高之处——丈人峰,因此“会当凌绝顶”,正是他“更上一层楼”愿望的体现。
已登楼而不言明,最后却说要“更上一层楼”。体现出了诗人本身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愿望。整体焕发着一种向上的力量,符合盛唐人文精神。
王之涣写诗的时候,有没有想什么呢?也许有,也许没有,我们无法去进行猜测。因为在这一点上,王之涣的诗显得非常“自然”。
王之涣写《登鹳雀楼》时39岁,杜甫写《望岳》时24岁,王安石写《登飞来峰》29岁,苏轼写《题西林壁》时已经47岁了。
《登飞来峰》这首诗的后两句,在近代也非常有名。表面上看,王安石诗歌表达的意思和登鹳雀楼最后两句差不多,但事实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这时,我们就会注意到,苏轼在登高之后,观察的视点很不一样。王安石《登飞来峰》和王之涣《登鹳雀楼》一样,都是从高处“向外看”。
绝句,本来是不要求对仗的。一般唐人写五绝,有一联对仗就很不错了。比如柳宗元的《江雪》第一联,“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是工对,但是第二联就不对仗了。
当时的僧人,也曾会引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说法讲禅。《登鹳雀楼》自问世以后,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代考验,最终被誉为唐诗“五言绝句之最”。
只是王之涣一面在感叹年华逝去,时光短暂,一面却在鼓励自己,重新振作起来,要“更上一层楼”。这样的精神,十分难得。
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流行趋势不同,可能和年龄也有一点关系。
在《全唐诗》中,一共收录了6首《登鹳雀楼》。如今为大家所熟知的,却只有是署名是王之涣的这一首。
另外,在清代以前,诗评人比较注重研究它的形式美和哲学美,但是清人更挖掘出了它的情感美。
王之涣这个人的命运非常坎坷,他早年的时候是一个游侠般的人物,性格非常豪爽,还曾经到边塞从军。后来学写诗歌,没想到一写就出了名。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登鹳雀楼》的成名,为唐诗贡献了一个“登高母题”模板。在它之后,紧随其脚步者,包括杜甫、王安石和苏轼这样的大名人。
这首诗用词,流畅易懂,诗意平中见奇,富有哲理。从宋代起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到了清代时,它已经达到了“市井儿童,人皆诵知”的地步。
苏轼本来就是一个早慧之人,中年以后他的思想更加成熟。他只是想借诗来说理,于是关注的点也从“山外”、“山下”落到了这个山的本身。
这一首诗,写得仙气飘飘的。开篇诗人就骑在飞鸟的背上,由上往下俯瞰尘世间。感觉整个大地,都被天穹包围起来了。地面上的黄河,一路向东,流入了中条山的断山口。
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兼具诗歌这种文学的“形式美”与“理性美”和“情绪美”。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登鹳雀楼》在唐朝的时候,已经被僧人写进自己的佛典里面,进行传播。到了宋朝,它自然就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换句话来说,王之涣站得比较高时,可以看到“白日”依“中条山”而尽,但无论他站多高,都绝对不可能看到,黄河入海的场景。所以这一句诗,纯属“不设限”的个人想象。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读过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你就能看出杜甫的诗、王安石的诗、苏轼的诗里都有《登鹳雀楼》的影子。
虽然同样都是写登山母题,但是苏轼的这首诗,直接就是打破了王之涣创造的那个模板。
《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
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唐人的选本里面不多见,最早应该只是在上层小范围圈子里面流行。它真正开始大范围流行,是到了宋朝的时候。
第一个模仿它的宋朝人,就是著名的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王安石是一个非常善于理性思维的人。他在青年时代,未当京官时,写过一首著名的《登飞来峰》:
所以,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看起来是心中先有一件事,然后借着眼前的景象出发,去把它表达出来。
可是,王之涣的这一首,是两联皆对的。第一联“白日”对“黄河”,“依山”对“入海”,用的是“正对”,第二联却用了一个“流水对”。
《登鹳雀楼》——唐·畅当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王安石除了把五言变成七言之外,《登飞来峰》这首诗同样是第一联写景,第二联说理。不过,它却没有像王之涣的五绝一样,追求对仗。
第一位向王之涣致敬的作者,可能是我们伟大的诗圣杜甫。王之涣写《登鹳雀楼》时三十九岁,而那时的杜甫才十五岁。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三十九岁的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留下了这首冠绝古今的五言诗。所以他在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时,不可能心中是毫无感情的。
因此,历代诗人纷纷以它为模板,对“登高”主题进行再创作。
他当过一阵小吏,县令爱才,把女儿许配给了他。再后来,他的妻子早逝,他又因故罢官回到了乡下。
同为“登高诗”,《题西林壁》在哲理思考方面,比前面几首又进了一层。
关于这首诗的长处,开篇我们就提到了,它是《唐诗三百首》的五绝当中,唯一一首“两两对仗”的五言绝句。
畅当在这首诗中,发挥出的想象力和描写能力,表面上看很优秀。可它最后还是败给了王之涣。这是因为,畅当的想象力,只是发挥在骑鹤遨游上面。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一首诗之所以在宋朝备受重视,是因为宋诗非常注重“哲理”,而该诗就有一个非常浅显易懂,但同时又很励志的哲理,那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刚刚创作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武则天的肯定,所以杜甫很有可能早就看到过它。杜甫二十四岁的时候,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望岳》。
《登鹳雀楼》,以前我们曾经讲过这首诗,因为诗的意思非常浅显,这里就不再翻译了。
在王之涣创作这首诗时,他的眼睛平视正前向,看到夕阳落在中条山外的场景,而黄河入海流,他是根本不可能看到的,因为鹳雀楼所处的位置是“前瞻中条,下瞰黄河”。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前两句是为了突出泰山之高,发挥想象,类似王之涣的“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的模版本来是第一联先写景,第二联再说理,王安石也完全是照着他那个思路来的。
杜甫写《望岳》的时候,看的是泰山本身,但是他只写“爽点”而“不讲道理”。苏轼和杜甫一样是看山本身,不过他重视“讲道理”。
所以在说理这方面,苏轼的这一首《题西林壁》完全突破了前人说理作品,非常有思想性。
这样做,就能避免让诗歌变得死板。因此《唐诗别裁》的作者称赞它:“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王安石的这首诗里,包含着对某种事物高度的衡量。他认为生活中有一些人和事的“高度不够”。只要自己能站得更高,高到他们达不到时,就没有东西能遮挡住他的视线。
《题西林壁》——北宋·苏轼
通过对王之涣的生平的考察,人们发现,这首诗的第一联中,除了在写风景,还写出了作者本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轮到苏轼了,考虑到当时本来就流行说理诗,所以苏轼索性不花费笔墨去刻意描写风景,上来直接就说“横看成岭侧成峰”。
就好比崔颢写《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骑在鹤背上,俯瞰地面的景色,对古人来说,并不新鲜。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公元1050年,王安石写下了这首《登飞来峰》。过了34年以后,也就是在公元1084年,苏轼登上庐山,写下了一首《题西林壁》。
王之涣写的是“想要看得更远,我们就要站得更高”。当然,他的“看得远”,也包括了“看得更清楚”。
从后面的三首诗中,你就可以看到,我们中国古代的诗歌,在继承中发展的脉络。
这个道理今人看着浅显,但是在王之涣以前,没有人这样写。他第一个把它提炼出来了,并且影响到了后代。
它是两联对仗,一联“工对”,一联“流水对”。并且按照唐朝的中古汉语发音来说,这首五绝的第二句“流”和第四句“楼”字是押韵的。
他拥有浙江39座大厦,不但娶了明星妻子,还从马云那里赚走200亿
在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家们如同激荡的江水,推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前行。而其中一个鲜明而引人注目的商业巨擘便是沈国军,他的一生既是对艰苦奋斗的诠释,也是商业智慧和战略眼光的杰出体现。从捕鱼少年的贫困生活到投资恒大总部大楼的商业决策,沈国军的经历是一个真实而令人钦佩的商业传奇。大财经2023-11-29 16:05:340001aabb的词语四字 aabb的四字高级词语
为帮助孩子们加深对成语结构的理解,老师特别汇总AABC、ABCC、AABB、ABAB、ABAC、AAB、ABB种结构形式的成语,希望对苦于措词的你有所益处。AABC形式哀哀欲绝昂昂自若嗷嗷待哺班班可考比比皆然比比皆是彬彬有礼步步登高步步高升步步莲花步步为营草草了事草草收兵察察而明超超玄箸陈陈相因迟迟吾行侈侈不休楚楚不凡楚楚动人大财经2023-03-23 01:32:260000马斯克:特斯拉的车最安全,而且一点都不贵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周二在一次采访中回应了人们对特斯拉是一款昂贵汽车的看法。马斯克说:“很多人仍然认为特斯拉超级贵。”他将这种看法归结为特斯拉是从昂贵的跑车(Roadster)起家,然后转向稍微便宜一点的轿车和SUV的。马斯克说:“但现在,特斯拉的起售价实际上低于美国汽车的平均售价。特斯拉实际上比人们意识到的更便宜。”0000(社会)浙江绍兴:多彩活动迎双节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组织多彩活动,邀请在此经商创业的少数民族同胞和外商共庆佳节。借助中国轻纺城的发展,柯桥区吸引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客商在此居住,目前共有7.4万余名少数民族同胞和2800余名外商常驻于此经商创业。9月28日,在柯桥大渡社区,一名来自突尼斯的客商(中)在社区活动中学习书法。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大财经2023-09-29 11:51:480000晶方科技股东中新创投减持1950万股 套现4.03亿 2022年公司净利2.28亿
挖贝网5月9日,晶方科技(603005)近日发布公告,公司股东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950万股,占公司普通股总股本比例为2.985%,本次减持价格区间为18.61-24.80元/股,套现4.03亿元。0001